四川省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与区划

被引:10
作者
于欢 [1 ]
孔博 [2 ]
陶和平 [2 ]
李璇琼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危险度; 评价; 区划; 四川省;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12.03.011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四川省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研究以四川省5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值,得到全省以及181个县级市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等级,并分析了全省主要自然灾害区划分异特征、主要灾害源地,为区域减灾防灾、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及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震后减灾对策经济学分析 [J].
刘连中 ;
刘洪江 ;
朱怀方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1) :210-213
[2]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关系研究 [J].
王秀英 ;
聂高众 ;
王登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1) :82-89
[3]   南海北部地震危险性分析 [J].
陈仁法 ;
康英 ;
黄新辉 ;
杨选 ;
丁原章 .
华南地震, 2009, 29 (04) :36-45
[4]   甘肃省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J].
赵洪涛 ;
李霞 ;
王得楷 ;
杨军 ;
许晓霞 .
甘肃科学学报, 2009, 21 (01) :85-87
[5]   5.12汶川大地震极震区灾害致因初析 [J].
邹和平 ;
刘玉亮 ;
郑卓 ;
李出安 ;
刘伟东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8 (02) :131-135
[6]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熵组合权重属性识别模型 [J].
吴开亚 ;
金菊良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54-758
[7]   自然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梁亚红 .
中国矿业, 2008, (01) :16-19
[8]   中国自然灾害备灾能力评价与地域划分 [J].
李保俊 ;
冀萌新 ;
吕红峰 ;
王静爱 ;
杨春燕 ;
葛怡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47-53
[9]   层次分析法在太行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中的应用 [J].
褚洪斌 ;
母海东 ;
王金哲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3) :128-132
[10]   基于熵权的层次分析法及在船舶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J].
黄维忠 .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0, (01)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