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短板与对策

被引:85
作者
杨卓凡
机构
[1]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新基建; 工业互联网; 工业电商;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20.07.006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根据产业结构变迁规律,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包括由社会动因主导的倒逼模式和由创新动因主导的增值服务模式。在社会动因主导的倒逼模式下,消费端数字化能力逐步向供给端传导,"不确定性"驱动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在创新动因主导的增值服务模式中,行业服务商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端数字平台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目前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着数字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数字平台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不足以及工业企业数字化采购与销售渗透率低等短板,应积极推动数字基建,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供应链",应对不确定风险,拓展"产业链",做大规模效应,延伸"价值链",深化产业端数字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安筱鹏:解构与重组,迈向数字化转型2.0(下) [J].
安筱鹏 .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19, (10) :22-23
[2]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 [J].
肖旭 ;
戚聿东 .
改革, 2019, (08) :61-70
[4]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及重点领域——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升级视角的研究 [J].
姚战琪 .
国际贸易, 2014, (07) :13-17+47
[5]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1-32
[6]  
工业互联网发力推进新基建布局[N]. 徐晓兰.国际商报. 2020 (004)
[7]  
经济发展理论[M]. 九州出版社 , (美) 熊彼特, 2006
[8]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
[9]  
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 ongoing process of strategic renewal[J] . Karl S.R. Warner,Maximilian W?ger.Long Range Planning . 2018
[10]  
Digit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 . Bob Hinings,Thomas Gegenhuber,Royston Greenwood.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 20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