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后冷战时代“民主和平论”再审视

被引:3
作者
张胜利 [1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关键词
民主和平论; 现实主义理论; 欧债危机; 棱镜事件;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6.05.005
中图分类号
D082 [民主、人权、民权];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民主和平论"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长期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成为美国笼络欧洲、向全球扩张霸权的理论工具。民主制度与国际和平之间的关系,各国、各界解读不尽相同,二战结束后民主国家之间,尤其是美欧等老牌民主国家之间,并未发生战争的事实,的确为西方国家输出民主提供了难以驳斥的借口。从无政府状态下美欧霸权主义的本质、国际权力格局当中美欧实力的不均衡状态,以及基于合作成本与收益计算所形成的政策偏好等现实主义宏观理论来分析,冷战结束后老牌民主国家间的和平,仅仅是现实利益的一致,并非民主制度使然,美欧围绕欧债危机的货币博弈和"棱镜事件"恰好佐证了这一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欧洲干涉主义的多角度透视 [J].
王逸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3) :4-19+156
[2]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根源研究:综述与启示 [J].
瞿旭 ;
王隆隆 ;
苏斌 .
经济学动态, 2012, (02) :87-93
[3]   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 [J].
门洪华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0-18
[4]   欧元产生的动力及其影响 [J].
关愚谦 .
金融研究, 1999, (04) :7-9
[5]  
自由主义利维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伊肯伯里 (Ikenberry, 2013
[6]  
货币与强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科什纳 (Kirshner, 2013
[7]  
大国的兴衰[M]. 中信出版社 , 肯尼迪, 2013
[8]  
国际关系理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法) 巴蒂斯特拉 (Battistella, 2010
[9]  
大战胜利之后[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伊肯伯里, 2008
[10]  
联盟的起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沃尔特,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