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石漠化程度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格局的比较

被引:40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2]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贵阳,,贵阳,,贵阳,
[3]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贵阳,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石漠化; 花江峡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利用花江岩溶峡谷区南坡不同石漠化程度的5个独立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要素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格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所指示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不同峰丛洼地系统都能较好地评价石漠化过程中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分析石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与各峰丛洼地系统的景观基质有关,在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峰丛洼地系统中,反映的景观生态意义是不一样的。景观格局分析不仅强调面积,而且还考虑所研究石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局)、景观组成特点与石漠化过程的关系和对石漠化的影响,在石漠化程度判定和石漠化指标的研究中景观格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黔西南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分析 [J].
兰安军 ;
张百平 ;
熊康宁 ;
安裕伦 .
地理研究, 2003, (06) :733-741+811
[2]   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 [J].
肖笃宁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15-1621
[3]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 [J].
关文彬 ;
谢春华 ;
马克明 ;
牛健植 ;
赵玉涛 ;
汪西林 .
生态学报, 2003, (01) :64-73
[4]   基于RS和GIS的喀斯特山区景观生态格局 [J].
卢远 ;
华璀 ;
周兴 .
山地学报, 2002, (06) :727-731
[5]   两个典型荒漠化地区景观多样性变化的比较——景观基质的影响 [J].
李锋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07-1511
[6]   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J].
吕涛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6) :29-30
[7]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J].
赵文智 .
土壤学报, 2002, (01) :107-113
[8]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地荒漠化景观现状的定量分析 [J].
陈玉福 ;
董鸣 .
环境科学, 2002, (01) :87-91
[9]   贵州六盘水石漠化的特点、成因与防治 [J].
王瑞江 ;
姚长宏 ;
蒋忠诚 ;
裴建国 .
中国岩溶, 2001, (03) :45-50
[10]   海南岛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赵景柱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1, (01)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