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命名政治”的中国社区建设:问题、风险及超越

被引:18
作者
吴越菲
文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命名政治; 社区建设; 社区治理; 超越命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借用后现代理论中"命名政治"的概念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区建设实际上经历了从"社区服务"到"社区管理"再到"社区治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阶段的社区建设皆可被视为一种"命名政治"的产物:它首先是作为一种命名的象征符号提出来的,然后社区建设被赋予了理想价值,以此来对照现实和建构现实,又在实践上形成了不同面相和侧重点的社区建设。这种作为"命名政治"的社区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风险,如理论准备的缺乏与碎片化实践并存、"命名"与现实之间存在过大落差、原有权力结构不断内卷化等等。应尽可能在进一步的社区治理实践中予以超越。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迎接社会治理的新时代 [J].
文军 .
上海城市管理, 2014, 23 (01) :2-3
[2]   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 [J].
王小章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03) :65-71+127
[4]   后现代: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J].
文军 .
求索 , 2003, (02) :103-106
[5]  
厘清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N]. 李培林.北京日报. 2014 (017)
[6]  
公共人的衰落[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 桑内特 (Sennett, 2008
[7]  
现代性与矛盾性[M]. 商务印书馆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3
[8]  
政府治理体系创新[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杨冠琼著, 2000
[9]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10]  
THE POLITICS OF NAMING[J] . Catherine Walsh.Cultural Studies . 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