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升级视角下“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被引:7
作者
程文 [1 ]
张建华 [2 ]
机构
[1] 湖北大学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创新升级模型; 产业升级; 断档; 陷阱跨越方法;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8.04.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等收入陷阱”视角下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 [J].
王兆萍 ;
马婧 .
产经评论, 2017, 8 (04) :25-38
[2]   经济增长的收入“门槛”效应及其阶段特征——兼评“中等收入陷阱”之说 [J].
徐康宁 ;
陈丰龙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1) :37-42+131
[3]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实证比较及对中国启示 [J].
李红艳 ;
汪涛 .
产经评论, 2012, 3 (03) :111-122
[4]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5]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解释[J]. 伍业君,张其仔. 产业经济评论. 2011(04)
[6]   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 [J].
万广华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347-368
[7]  
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 Renovating Industrial Policy Formulation in Vietnam[J] . Ken?ichi,ōno.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