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过剩治理的再思考

被引:12
作者
殷保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阶段性产能过剩; 体制性产能过剩; 市场机制;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2.04.01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和二战后三十多年间的日本出现了特征相类似的产能过剩,此类产能过剩与以下两点直接相关:一是整个国家处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后期;二是市场发育度低,导致市场对供求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对产能过剩进行治理也应在遵循发展阶段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市场发育度,使市场充分发挥其自我实现均衡的作用。日本治理产能过剩的成功得益于对这种治理思路的贯彻,其科学有序的治理方式值得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历程与趋势 [J].
王希良 ;
柳洲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6) :8-12
[2]   “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 [J].
林毅夫 ;
巫和懋 ;
邢亦青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4-19
[3]   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 [J].
王岳平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6) :15-18
[4]  
对日本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考察与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徐平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