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背景下中国主动减排策略可行性分析

被引:27
作者
崔连标 [1 ,2 ]
朱磊 [2 ]
范英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碳关税; 差异化碳税政策; 成本公平性原则;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相对竞争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5 [海关及关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针对中国能否主动减排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在该政策下碳税给不同国家带来的成本压力几乎相当,中美两国间总的竞争优势在碳税政策实施前后变化不大。通过设置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以及中美两国差异化碳税3种政策情景,运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探讨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主动减排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应对美国碳关税威胁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不是一个有效的减排政策,其促进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的作用非常有限;居民福利和碳排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自主减排优于被美国征收碳关税,并可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ECFA对两岸三地的经济、贸易和产业影响——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分析 [J].
张光南 ;
陈坤铭 ;
杨书菲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873-892
[2]   欧盟—韩国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基于动态GTAP模型 [J].
刘宇 ;
张亚雄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1) :106-115
[3]   “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壁垒及应对策略——征收碳出口税的可行性分析 [J].
张沁 ;
李继峰 ;
张亚雄 .
国际贸易, 2010, (11) :21-24
[4]   全球气候变化博弈中的碳边界调节措施研究 [J].
东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7) :65-82+157
[5]   美国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J].
鲍勤 ;
汤铃 ;
杨列勋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25-33+24
[6]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 [J].
李陶 ;
陈林菊 ;
范英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54-60
[7]   “碳关税”与WTO规则相符性研究 [J].
李晓玲 ;
陈雨松 .
国际经济合作, 2010, (03) :77-81
[8]   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 [J].
沈可挺 ;
李钢 .
财贸经济, 2010, (01) :75-82+136
[9]   碳关税、低碳经济和中美贸易再平衡 [J].
夏先良 .
国际贸易, 2009, (11) :37-45
[10]   不如我们自己先征碳关税 [J].
樊纲 .
资源再生, 2009, (09)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