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冲江大型斑岩铜(钼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49
作者
郑有业
高顺宝
程力军
李国梁
冯南平
樊子珲
张华平
郭建慈
张刚阳
机构
[1] 西藏地勘局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西藏拉萨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4] 湖北武汉
[5] 西藏拉萨
关键词
冲江; 大型斑岩铜矿床; 新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冲江斑岩铜 (金钼 )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造山带中寻找斑岩铜矿最先取得突破的一个大型矿床 .矿化、蚀变具中心式、面型分布特点 ,其中钾硅化带大体上与强铜矿化带相对应 .根据ICPMS测试、辉钼矿Re Os及SHRIMP锆石U Pb测年结果 ,含矿斑岩高钾富碱过铝 ,强烈富集轻稀土 (LREE/HREE为 8.5 6~ 2 3.1 ) ,无Eu异常 (平均 1 .0 0 1 ) ,具有微弱的负Ce异常 (平均 0 .84 ) ,微量元素显示Ⅰ型和A型花岗岩的过渡特征 ,反映斑岩岩浆作用与拆沉作用及其伴生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 .矿床形成于中新世 (1 4~ 1 6Ma)陆内造山体制向伸展走滑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J].
郑有业 ;
薛迎喜 ;
程力军 ;
樊子珲 ;
高顺宝 .
地球科学, 2004, (01) :103-108
[2]   西藏冈底斯带构造活动的裂变径迹证据 [J].
袁万明 ;
王世成 ;
李胜荣 ;
杨志强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20) :1739-1742
[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赵振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