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小流域植被生态用水评价

被引:25
作者
黄奕龙
陈利顶
傅伯杰
张利萍
王仰麟
不详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数字城市与景观生态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广东深圳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4] 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5] 北京
[6] 广东深圳
关键词
黄土丘陵; 生态用水评价; 生态需水; 植被恢复;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2.039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黄土丘陵区安家沟小流域为例,计算了植被最小需水量,评价了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蒸散量均与植被类型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对于相同年份,乔灌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和蒸散量都显著地大于农地;对于相同的植被类型,干旱年份(2 0 0 2年)的土壤含水量和蒸散量都显著小于湿润年份(2 0 0 3年)。(2 )从月尺度来说,不论是干旱年还是湿润年,植被生态用水在生长季节旺季均低于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从年尺度来说,干旱年份所有植被生态用水均低于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但湿润年份所有植被(除小麦外)生态用水都可以达到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标准,马铃薯和沙棘可以达到其最小生态需水标准,其它4种植被类型都不能达到其最小生态需水标准。本文建议:对于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植被恢复不宜以乔灌林为主,并注意斑块形状和种植密度;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方法,促进自然恢复,以加快植被恢复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5+194 +1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扎龙国家自然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J].
郭跃东 ;
何岩 ;
邓伟 ;
张明祥 ;
章光新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6) :163-166+174
[2]   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 [J].
刘贤赵 ;
杜国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6) :22-26
[3]   皇甫川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用水实验研究 [J].
杨劼 ;
宋炳煜 ;
朴顺姬 ;
仝川 ;
高清竹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13-521
[4]   晋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刺槐林分需水量的研究 [J].
侯振宏 ;
贺康宁 ;
张小全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180-183
[5]   西北地区生态修复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J].
毛德华 ;
夏军 ;
黄友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15-18+28
[6]   黄淮海地区林地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J].
张远 ;
杨志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2) :72-75
[7]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J].
伍永秋 ;
张清春 ;
张岩 ;
刘宝元 ;
赵登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104-107
[8]   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J].
刘震 .
中国水土保持, 2001, (12) :7-9+50
[9]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与植树造林 [J].
杨文治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33-438
[10]   土壤干层量化指标初探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