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周亚越 [1 ]
韩志明 [2 ]
机构
[1] 宁波大学法学院
[2]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公民; 网络问责; 问责主体; 问责对象;
D O I
10.13766/j.bhsk.1008-2204.2011.05.01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问责政府及其官员逐渐成为常态。公民网络问责一般要历经网络曝光、广泛参与、汇聚信息、真相揭示、形成压力、产生结果等阶段。成功的公民网络问责应当具备网络问责主体积极参与、网络问责环境良好、问责信息及时公开、问责事由确凿等基本要素,但网络问责必须以传统的体制内问责作为最终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26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网络问责对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 [J].
宋露 .
新闻爱好者, 2010, (15) :15-16
[2]   从“网民问政”到“网络问责”——作为社会推动力量的中国网络民意观察 [J].
张宁 .
新闻知识, 2010, (07) :44-46
[3]   网络问责运行机制分析——兼论网络问责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的意义 [J].
石共文 ;
闫军帅 .
怀化学院学报, 2010, 29 (06) :20-23
[4]   对网络问责实施的理性思考 [J].
吕晓飞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 :64-66
[6]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organization[J] . Lars Lindkvist,Sue Llewelly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