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

被引:31
作者
张丹 [1 ]
闵庆文 [1 ]
何露 [2 ]
袁正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利用;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930/j.cnki.cjea.160131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5 ; 0503 ;
摘要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概念和动态保护理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自此以后,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试点地的积极探索,不仅使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中国已被列入GIAHS的11个项目点及其保护工作,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生态学思想以及原则,最后从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强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机制、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森林雨季水源涵养能力研究——以勐龙河流域为例 [J].
李静 ;
闵庆文 ;
杨伦 ;
白艳莹 ;
刘某承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04) :48-57
[2]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GIS应用前景分析 [J].
杨波 ;
何露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02) :139-144
[3]   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机生产转换期农产品价格补偿测算——以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作系统为例 [J].
张永勋 ;
刘某承 ;
闵庆文 ;
袁正 ;
李静 ;
樊淼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3) :374-383
[4]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J].
李文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 (01) :1-6
[5]  
Standard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Traditional Ecoagriculture:Taking Rice-Fish System in Hani Terrace as an Example[J]. LIU Mou-cheng,XIONG Yin,YUAN Zheng,MIN Qing-wen,SUN Ye-hong,Anthony M.Fuller.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04)
[6]   基于国际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和评估框架设计! [J].
杨波 ;
何露 ;
闵庆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3) :127-132
[7]   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为例 [J].
刘伟玮 ;
闵庆文 ;
白艳莹 ;
刘某承 .
世界农业, 2014, (06) :89-93+228
[8]   傣族“竜林”信仰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启示 [J].
莫国香 ;
王思明 .
中国农史, 2013, 32 (04) :112-117+101
[9]   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初探 [J].
苑利 ;
顾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3) :16-19
[10]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 [J].
李明 ;
王思明 .
中国农史, 2012, 31 (02) :11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