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突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政府回应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
被引:2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付建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娟
[
2
]
机构
:
[1]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年
/ 14卷
/ 03期
关键词
:
网络舆情;
危机事件;
政府回应;
D O I
: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2.03.011
中图分类号
: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
以10个典型突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资料为基础,利用比较的方法对事件热度、爆料时隔、回应次数、回应时隔、回应主体类型、回应策略变化与政府应对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事件热度与应对效果无明显相关关系,而回应次数多的事件通常应对效果较好,在回应主体上,第三方或更高层级主体的回应效果较好。另外,应对较好的事件通常回应策略多元,以积极策略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一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佳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滨兴
.
情报杂志,
2010,
29
(09)
:1
-6
[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
[J].
李弼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李弼程
;
林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林琛
;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郭志刚
.
情报杂志,
2010,
29
(07)
:54
-57
[3]
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葆华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3)
:16
-20
[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基于网民的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付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华
;
徐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徐晓林
.
情报杂志,
2010,
(04)
:26
-30
[5]
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下)——基于第三代网络搜索技术的舆情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喻国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彪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3
(02)
:124
-130
[6]
论网络舆情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
新闻记者,
2010,
(03)
:4
-8
[7]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J].
曹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曹劲松
.
新闻与写作,
2009,
(12)
:39
-40
[8]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
[J].
温淑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温淑春
.
理论与现代化,
2009,
(05)
:103
-107
[9]
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
[J].
李俊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警察学院
李俊逢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22
(02)
:18
-20
[10]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喻国明, 2010
←
1
2
→
共 12 条
[1]
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一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佳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滨兴
.
情报杂志,
2010,
29
(09)
:1
-6
[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
[J].
李弼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李弼程
;
林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林琛
;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郭志刚
.
情报杂志,
2010,
29
(07)
:54
-57
[3]
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葆华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3)
:16
-20
[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基于网民的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付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华
;
徐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徐晓林
.
情报杂志,
2010,
(04)
:26
-30
[5]
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下)——基于第三代网络搜索技术的舆情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喻国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彪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3
(02)
:124
-130
[6]
论网络舆情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
新闻记者,
2010,
(03)
:4
-8
[7]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J].
曹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曹劲松
.
新闻与写作,
2009,
(12)
:39
-40
[8]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
[J].
温淑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温淑春
.
理论与现代化,
2009,
(05)
:103
-107
[9]
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
[J].
李俊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警察学院
李俊逢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9,
22
(02)
:18
-20
[10]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喻国明, 201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