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被引:561
作者
罗豪才 [1 ]
宋功德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2] 国家行政学院
关键词
软法; 硬法; 互补; 法治; 优化;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6.02.001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我国最近20多年的公域之治一直在实践着一种软硬兼施的混合法结构,这在相当程度上彰显出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本文认为,包含着大量本土性制度资源的“软法”,是一种法律效力结构未必完整、无需依靠国家强制保障实施、但能够产生社会实效的法律规范。软法与硬法同为法律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它以不同于硬法的方式体现法律的基本特征、实现法律的主要功能,并具有严格区别于硬法的个性特征与独特功能。软法与硬法大致具有法律逻辑上的错综复杂、法律功能上的优势互补、法律规范上的相互转化三种基本关系。软硬兼施的混合法模式乃是我国解决公共问题的基本模式,这就要求我国公法学回应公域之治的现实需要,在对软法作用加以客观评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全面提升公域软法的理性品质,并按照宪政精神与法治原则的要求推动中国公法朝着软硬兼施的混合法结构方向发展,旨在全面实现公域之治与法治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4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 [J].
罗豪才 ;
宋功德 .
中国法学, 2005, (05) :3-23
[2]   论法律效力 [J].
杨春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7, (01) :19-23+48
[3]   法律效力论 [J].
陈世荣 .
法学研究, 1994, (04) :58-63
[4]  
硬权力与软权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约瑟夫·S·奈(JosephS.Nye)著, 2005
[5]  
协商民主[M]. 上海三联书店 , 陈家刚选编, 2004
[6]  
国际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沃尔夫刚·格拉夫·魏智通(WolfgangGrafVitzthum)主编, 2002
[7]  
法学基础理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卢云主编, 1999
[8]  
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 1997
[9]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 华夏出版社 , (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 1987
[10]   Hard and soft law i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J].
Abbott, KW ;
Snidal, D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00, 54 (03)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