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湾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被引:18
作者
谢群
张瑜斌
孙省利
张际标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溶解氧; 流沙湾; 分布特征;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2008年2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航次对流沙湾海水中溶解氧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同时分别测试其温度、盐度、TOC、COD、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流沙湾DO的分布特征,并针对DO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整个调查海域内,秋冬季溶解氧呈现由外湾向内湾,由南向北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春季溶解氧则呈现由外湾向内湾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站位之间变化幅度较大(4.49~7.71mg/L);夏季内湾和外湾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较为平均,各站位之间变化幅度较小(5.93~6.99mg/L)。表层海水溶解氧平均含量(6.60mg/L)稍高于底层海水(6.33mg/L)。秋冬季溶解氧的平均含量(7.40mg/L、7.85mg/L)普遍高于春夏(6.26mg/L、6.46mg/L)两个季度,站位7底在四个季度中溶解氧均处于低值区。随着水温升高,氧的溶解度降低,随着盐度升高,溶解氧含量也有下降趋势,冬季和春季的线性关系较为显著。DO和COD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一致,与TOC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反。溶解氧与叶绿素a在冬季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春季次之,夏秋两季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稳定水质中COD与TOC的关系探讨 [J].
刘泓 .
福建分析测试, 2008, (03) :69-72
[2]   长江口海域春夏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陈东 ;
张丽旭 ;
刘汉奇 ;
李志恩 .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S1) :49-53
[3]   长江口邻近海域九月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J].
邹建军 ;
杨刚 ;
刘季花 ;
石学法 ;
方习生 .
海洋科学进展, 2008, (01) :65-73
[4]   酵母废水TOC与COD相关性研究 [J].
史郁 ;
周旋 ;
刘慧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1) :32-34+116
[5]   华南沿海主要海草床及其生境威胁 [J].
黄小平 ;
黄良民 ;
李颖虹 ;
许战洲 ;
方静威 ;
黄道建 ;
韩秋影 ;
黄晖 ;
谭烨辉 ;
刘胜 .
科学通报, 2006, (S3) :114-119
[6]   柘林湾水体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 [J].
杜虹 ;
黄长江 ;
董巧香 .
台湾海峡, 2006, (02) :188-193
[7]   DO、BOD与COD的监测方法与相互关系探讨及其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附视频 [J].
金兴良 ;
刘丽 ;
赵英 ;
周凯 ;
荆淼 ;
庄峙厦 ;
王小如 .
海洋湖沼通报, 2005, (01) :43-48
[8]   夏季伶仃洋COD、DO的垂向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
林卫强 ;
李适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82-86
[9]   深沪湾溶解氧的分布及其与浮游植物悬浮物的相关性研究 [J].
罗冬莲 .
海洋通报, 2002, (01) :31-36
[10]   北海湾无机磷和溶解氧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J].
韦蔓新 ;
童万平 ;
何本茂 ;
赖廷和 .
海洋通报, 2000, (04)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