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

被引:27
作者
刘乃全
刘学华
赵丽岗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结构; 空间平等;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8.11.001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从空间视角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的演变路径和作用机制。分析认为,从不平衡向相对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取得了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相对较好的结合,区域改革开放也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区域差距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的目标应该是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结构的相对均衡,并通过空间集聚及加强区域经济联动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轮驱动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也将有助于我国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王梦奎;李善同等著;.商务印书馆.2000,
[2]  
中国.[M].王绍光;胡鞍钢.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7-80058-774-6
[3]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王一鸣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4]   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 [J].
陈安平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7) :86-91
[5]   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 [J].
潘文卿 ;
李子奈 .
经济研究, 2008, (06) :85-94
[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 [J].
魏后凯 .
经济学动态, 2008, (05) :9-16
[7]   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嬗变 [J].
李亮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04) :1-5
[8]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协整分析与区域政策选择——兼论“中部塌陷”现象 [J].
刘乃全 ;
陶云 ;
张学良 .
财经研究, 2006, (04) :49-57
[9]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和两种力量 [J].
陆铭 ;
陈钊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27-38+69
[10]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 [J].
刘乃全 ;
郑秀君 ;
贾彦利 .
财经研究, 2005, (01) :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