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比较研究——基于技术溢出内生性的实证检验

被引:24
作者
张建清 [1 ]
孙元元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系
[2]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国外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内生性; 系统GMM估计;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1.12.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52.61 [进口贸易]; F752.67 [技术进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6 ;
摘要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85 +85-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省际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 [J].
黄新飞 ;
舒元 .
管理世界, 2010, (07) :56-65
[2]   国际R&D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J].
葛小寒 ;
陈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86-98
[3]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4]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统计研究, 2004, (10) :27-32
[7]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J].
朱平芳 ;
徐伟民 .
经济研究, 2003, (06) :45-53+94
[8]  
Endogenous Imitation and Technology Absorption in a Model of North-South Trade[J] . Anusua Datta,Hamid Mohtadi.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 2006 (4)
[9]   Identification through heteroskedasticity [J].
Rigobon, R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3, 85 (04) :777-792
[10]   Trad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chnology [J].
Keller, W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2, 7 (01)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