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发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2
作者
黄亮 [1 ]
陆天赞 [2 ,3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国际研发城市; 形成机制; 理论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国际研发城市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研发全球化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亟需重点关注。综合运用新经济增长、全球价值链以及城市创新系统等理论工具,尝试搭建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研究表明,国际研发城市的形成根植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刻背景。在新经济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扩张与地方镶嵌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中研发与设计环节的集聚程度与趋势,构成国际研发城市崛起的外部动力条件;同时,凝结于城市中的基于自身研发资源禀赋的地方竞争优势与研发系统的完善程度是推动国际研发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内生基础。在未来,应当通过融入全球研发网络与优化城市研发系统内外两方面相协调的路径来整合全球力量与本地资源,进而推动国际研发城市的形成与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60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北京研发中心成长.[D].赵晶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04
[2]  
分工、集聚与增长.[M].梁琦; 著.商务印书馆.2009,
[3]  
城市创新系统.[M].赵黎明;冷晓明等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M].杜德斌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  
国家创新系统.[M].石定寰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  
世界的高技术园区.[M].(美)M.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英)P.霍尔(PeterHall)著;李鹏飞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   Market versus technology drive in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four different patterns of manag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
von Zedtwitz, M ;
Gassmann, O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4) :569-588
[8]  
Decentralised R&D and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globalised approaches to generation and use of technology 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J].Robert D Pearce.Research Policy.1999, 2
[9]   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 - A SURVEY [J].
GRILICHES, Z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0, 28 (04) :1661-1707
[10]   国际研发城市:概念、特征与功能内涵 [J].
黄亮 ;
王馨竹 ;
杜德斌 ;
盛垒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02)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