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被引:998
作者
胡月琴
甘怡群
机构
[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心理韧性; 信效度; 青少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虽然国外已有很多测量工具,但在中国群体中的适用性未得到支持。基于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通过访谈法开发适合我国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通过访谈25名经历过较大负性生活事件而又适应良好的中学生,编制出100个题目,在283名青少年中初测,通过项目鉴别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了27个题目,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因子,α均大于0.7。复测样本包含420名青少年,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二阶因素分析发现前3个因子属于个人力,后2个因子属于支持力。以其他心理韧性量表(RS)和中学生生存质量为关联效标,皮尔逊相关分别为0.53和0.49,支持了量表的外部效度。文章最后讨论了我国青少年心理韧性结构的文化意义及量表的应用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902 / 9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少年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的修订与应用 [J].
辛自强 ;
池丽萍 ;
耿柳娜 ;
赵秀梅 ;
王炯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6) :379-381+385
[2]   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王坚杰 ;
张洪波 ;
许娟 ;
高茗 ;
王敏 ;
吴泽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3) :162-164
[3]   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其压力缓冲作用探讨 [J].
孙晓玲 ;
李晓文 ;
吴明证 .
心理学报, 2006, (05) :751-761
[4]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 [J].
李海垒 ;
张文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49-152
[5]   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J].
李晓文 ;
孙晓玲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4) :46-51
[6]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J].
于肖楠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5) :658-665
[7]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J].
陈建文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 2004, (01) :182-184
[8]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J].
席居哲 ;
桑标 .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04) :314-318
[9]   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 [J].
胡国清 ;
孙振球 ;
黄正南 .
中国卫生统计, 2002, (02) :7-11
[10]   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 [J].
王宇中 ;
冯丽云 ;
王志铭 ;
李克均 ;
张国强 ;
杨中华 ;
肖战峰 ;
何文高 ;
王保娣 ;
薛志芬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4) :206-20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