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
被引:31
作者
:
艾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艾新平
杨汉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杨汉西
机构
:
[1]
武汉大学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来源
:
电化学
|
2011年
/ 17卷
/ 02期
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
D O I
:
10.13208/j.electrochem.2011.02.002
中图分类号
:
TM912 [蓄电池];
学科分类号
:
0808 ;
摘要
:
回顾电动汽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化学电源技术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影响.在简要介绍电动汽车种类和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之后,集中讨论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的主要问题,包括电池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和成本.最后,简单分析了未来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技术
[J].
夏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夏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素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艾新平
;
杨汉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杨汉西
.
化学进展,
2011,
23(Z1)
(Z1)
:328
-335
[2]
高比能电池新材料与安全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Ⅰ.锂离子电池自激发安全保护机制
[J].
艾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艾新平
;
曹余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曹余良
;
杨汉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杨汉西
.
电化学,
2010,
16
(01)
:6
-10
[3]
A 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 electrode with thermal cut-off mechanism for use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J].
Feng, X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Feng, XM
;
Ai, X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Ai, XP
;
Yang, HX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Yang, HX
.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6
(10)
:1021
-1024
[4]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J] . Robin Cowan,Staffan Hulté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 1996 (1)
←
1
→
共 4 条
[1]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技术
[J].
夏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夏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素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艾新平
;
杨汉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杨汉西
.
化学进展,
2011,
23(Z1)
(Z1)
:328
-335
[2]
高比能电池新材料与安全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Ⅰ.锂离子电池自激发安全保护机制
[J].
艾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艾新平
;
曹余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曹余良
;
杨汉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杨汉西
.
电化学,
2010,
16
(01)
:6
-10
[3]
A 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 electrode with thermal cut-off mechanism for use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J].
Feng, X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Feng, XM
;
Ai, X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Ai, XP
;
Yang, HX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Wuhan Univ, Dept Chem, Wuhan 430072, Peoples R China
Yang, HX
.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04,
6
(10)
:1021
-1024
[4]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J] . Robin Cowan,Staffan Hultén.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 1996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