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争议综述

被引:10
作者
刘钧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 工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激烈争论的"刘易斯拐点",并详细介绍了争议双方的主要观点。笔者认为,从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到达时间、判断依据的分歧,实际上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理解不同引起的。尽管争议双方预测"刘易斯拐点"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争论双方都认为,创新制度,加强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管理,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周天勇: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来临[J]. 江苏农村经济. 2010(11)
[3]   关于中国“刘易斯拐点”的三个疑问 [J].
袁志刚 .
当代经济, 2010, (19) :6-8
[4]   农村劳动力流动:转折时期的政策选择 [J].
都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5) :90-97
[5]   “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J].
贾先文 ;
黄正泉 .
统计与决策, 2010, (15) :76-78
[6]  
后人口红利时代[J]. 蔡昉.竞争力(三联财经). 2010(05)
[7]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8]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J].
郭熙保 ;
黄灿 .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18 (02) :64-68+218
[10]   从“民工荒”到“返乡潮”: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 [J].
侯东民 ;
王德文 ;
白南生 ;
钱文荣 ;
谢长青 ;
周祝平 .
人口研究, 2009, 33 (02) :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