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提取抑郁症的中医证候主、次症状

被引:8
作者
王文萍 [1 ]
李晓斌 [1 ]
王天芳 [2 ]
赵燕 [2 ]
杨关林 [1 ]
机构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候的症状构成,为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辨证标准中主、次症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构建辨证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11月间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证候信息采集,并将这些信息统计处理得出抑郁症常见证型及其症状构成。结果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叹息、胸闷气短、健忘、悲伤欲哭。同样,肝郁脾虚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胸闷不舒、健忘、悲观、倦怠乏力。两证型的症状积分总分值均在15分到30分之间。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得出了此病常见证型的症状构成及各症状的发生率。抑郁症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这两个最常见的证型中,除存在一些共同具备的症状,如精神抑郁、烦躁、面色异常等,还存在各自证型具有的一些独特症状,肝气郁结证中有急躁易怒、叹息、气短、悲伤欲哭等肝郁症状,而肝郁脾虚证则有乏力等脾虚症状,这些不同症状作为证型的次症构成可能更能体现该证型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世界卫生组织 编;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 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初步编制 [J].
王哲 ;
胡随瑜 ;
陈泽奇 ;
陈珍贵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0) :945-947
[4]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 [J].
陈泽奇 ;
胡随瑜 ;
张海男 ;
张宏耕 ;
郑林 ;
李晓照 .
中医杂志, 2005, (01) :47-49
[5]   抑郁症肝郁气滞证及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的研究(英文) [J].
陈珍贵 ;
陈泽奇 ;
胡随瑜 ;
张海男 ;
张宏耕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21) :18-22
[6]   1977例抑郁症患者中医不同证候构成比分析 [J].
胡随瑜 ;
张宏耕 ;
郑林 ;
张海男 ;
陈泽奇 ;
陈昌华 ;
赵志付 ;
王新本 ;
刘发荣 ;
李顺民 ;
黄信初 ;
俸建林 ;
张捷 .
中国医师杂志, 2003, (10) :1312-1314
[7]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Kappa一致性检验 [J].
陈泽奇 ;
郑林 ;
张宏耕 ;
陈昌华 ;
孙洁 ;
张春虎 ;
胡随瑜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4)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