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农耕文化的嬗变与复兴

被引:32
作者
解胜利 [1 ,2 ,3 ]
赵晓芳 [4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3]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4] 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 逻辑嬗变; 文化治理;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9.02.015
中图分类号
G249.2 [中国];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302 ;
摘要
农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农耕文化的复兴既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乡村文化治理的基础。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农耕文化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四重治理价值。当前,中国乡村农耕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由内生性向开放性、由生活化向市场化、由权威性向平等化、由神秘性向娱乐化的逻辑转型。需从文化治理的理念出发,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协同创新的发展策略,以此复兴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互联网”背景下开发皖北农耕文化旅游的新探索 [J].
刘影 ;
黄琪 .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1 (04) :75-78
[2]   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模型与应用研究——基于产业开发的视角 [J].
王海燕 ;
许文兴 .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 (02) :217-221
[3]   贵州省乡村旅游开发中农耕文化的发展研究 [J].
李怡净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12) :226-230
[4]   基于A'WOT战略模型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为例 [J].
杨晓霞 ;
史珊 ;
向旭 .
经济管理, 2016, 38 (03) :135-144
[5]   农耕文化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J].
邱明明 ;
徐广才 .
农学学报, 2015, 5 (12) :115-120
[6]   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 [J].
吴理财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1) :58-68
[7]   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J].
彭金山 .
西北民族研究, 2011, (01)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