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社会工程途径

被引:89
作者
蔡运龙
蒙吉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关键词
土地退化,贫困问题,生态重建,经济重建,社会重建;
D O I
10.13249/j.cnki.sgs.1999.03.002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退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且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中国各种土地退化类型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连片贫困人口也就分布于这些地区。在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需求增加的压力下,让退化土地自然恢复的思路已不切实际,必须通过社会投入对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重建要医治引起土地退化的经济和社会病根。还需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努力,因而是一种社会工程。其途径包括:从满足人民生存的基本需要着手,加大社会投入,因地制宜地优化景观生态,变革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调整体制和政策,引进与推广适用的科学技术,抓住关键问题并制定阶段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 [J].
蔡运龙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6) :84-88
[2]   我国沙漠化土地发展趋势及治沙新思路 [J].
刘明兴,韩小红,高金虎,陈志林,魏智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6, (01) :44-48+95
[3]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与特点及防治对策 [J].
刘慧 .
自然资源, 1995, (04) :26-32
[4]   “贵州现象”的思考 [J].
胡鞍钢 .
中国贫困地区, 1995, (02) :19-22
[5]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J].
余谋昌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07) :8-14+47
[6]  
'96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报告[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