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一种新城市空间的形成

被引:16
作者
管驰明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机场; 临空产业集聚; 空港都市区; 新城市空间;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08.04.011
中图分类号
F29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剖析了空港都市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及其地域圈层结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达且拥有区域性航空枢纽的地区,临空产业因机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要素集聚功能而聚集在机场周边,它们在城市郊区化和交通运输方式变革带来的扩散效应和临空产业集聚的共生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相互依托、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临空产业高度集中的经济区域。临空产业聚集同时具备地方化和城市化两种效应,机场周边地区因此演化成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空港都市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J].
王春才 ;
赵坚 .
城市问题, 2007, (06) :15-19
[2]   国际空港的大区位及其规划布局问题——以广州新白云机场为例 [J].
姚士谋 ;
陈彩虹 ;
王书国 ;
崔旭 ;
陈振光 .
人文地理, 2006, (01) :56-59+109
[3]   空港都市区:美国城市化的新模式 [J].
王旭 .
浙江学刊, 2005, (05) :12-17
[4]   公共交通导向的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探析 [J].
管驰明 ;
崔功豪 .
城市规划, 2003, (10) :39-43
[5]   Employment subcenters and subsequent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suburban Chicago [J].
McDonald, JF ;
McMillen, DP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0, 48 (01) :13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