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城市群灰霾天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11
作者
隋平 [1 ]
冯宏芳 [2 ]
王宏 [1 ]
郑秋萍 [1 ]
陈晓秋 [3 ]
林文 [1 ]
机构
[1]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漳州市气象局
[3]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灰霾;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5-2010年海西21个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灰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城市间灰霾发生总天数存在明显差异,两个高发区在以福州、漳州为代表的闽中、闽南地区,少发区位于闽东北。1-4月是灰霾的高发期,10-12月是次高发期;春季霾日最多,其次是冬季,夏季和秋季较少。灰霾的产生不仅与天气条件有关,还与城市地形、大气复合污染有关。受低涡锋面、台风等降水系统影响,不会出现灰霾,非降水天气系统下均有可能出现,其中在锋前暖区和地面倒槽影响下灰霾出现率最高。秋冬季灰霾的出现与冷空气的强弱有关;春季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强弱有关,夏季与副热带高压的进退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温州市区灰霾天气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J].
宋跃群 ;
徐跃 ;
钟良明 ;
朱彬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36 (07) :21-23
[2]   某市霾污染因子PM2.5引起居民健康危害的经济学评价 [J].
殷永文 ;
程金平 ;
段玉森 ;
魏海萍 ;
嵇若旭 ;
于金莲 ;
于宏然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 28 (03) :250-252
[3]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J].
吴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03) :157-161
[4]   福州区域雾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附视频 [J].
叶光营 ;
吴毅伟 ;
刘必桔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10) :114-119
[5]   广州地区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J].
陈静 ;
吴兑 ;
刘啟汉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2) :156-164
[6]   福州市灰霾气象要素场特征分析 [J].
王宏 ;
冯宏芳 ;
隋平 ;
余永江 .
气象科技, 2009, 37 (06) :670-675
[7]   1953—2008年厦门地区的灰霾天气特征 [J].
范新强 ;
孙照渤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604-609
[8]   沿海工业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与海盐气溶胶粒子的关系 [J].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9, 31 (02) :1-3
[9]   张远航:大气复合污染是灰霾内因 [J].
张远航 .
环境, 2008, (07) :32-33
[10]   离岸型背景风和海陆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灰霾天气的影响 [J].
陈训来 ;
冯业荣 ;
范绍佳 ;
李江南 ;
林文实 ;
王安宇 ;
冯瑞权 .
大气科学, 2008, (03) :53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