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供给模式与社会财富分配

被引:8
作者
赵燕菁
吴伟科
机构
[1] 福建省厦门市规划局
关键词
要素分配; 社会公平; 住宅供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既不是供给过剩,也不是需求不足,更不是增长过快,而是分配不公。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增长初始阶段要素占有的不公。只要初始阶段要素的占有存在问题,不论增长的过程是否公平,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社会结构的失衡。而一旦失衡的社会结构被锁定,再分配的社会成本就会极其巨大。其中,空间要素占有的先天不公,决定了居住在城市的公民和居住在乡村的居民在参与经济转型、分享经济成长所有机会的不公。城市土地是财富积累的主要手段,尽可能地将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平均地分配给全体公民,是避免社会分配失衡的主要途径。依靠市场,并不能自动实现城市土地初始所有权的公平分配,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则是政府少数几个最有效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廉租房建设与国家宏观经济 [J].
赵燕菁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5, (03) :1-14+29
[2]  
以初次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N]. 林毅夫,刘鹤.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 (004)
[3]  
社会保障主义宣言[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福垣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