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139
作者
沈能
赵增耀
周晶晶
机构
[1]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门限回归; 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05.007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集聚经济具有两面性,集聚正(负)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阶段可能交替出现。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引入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重新考察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采用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类型产业集聚效应的门槛特征并确定最佳的转移时机和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其影响系数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间是有所差异的,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由弱变强,会对行业生产率产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三重非线性门槛特征。根据集聚程度与生产率两者的匹配关系给出了集聚推进、集聚适中和集聚过度判断的标准。中国行业生产率与集聚活动呈现空间错配特征,集聚转移的区位选择取决于集聚经济与重新选址的沉没成本之间的权衡比较。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应重构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多层次多极的空间战略;产业政策切忌走入盲目提高集聚度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的行业要素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集聚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 [J].
周圣强 ;
朱卫平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3) :12-22
[2]   产业集聚提高了城市生产率吗?——城市规模视角下的门限回归分析 [J].
孙晓华 ;
郭玉娇 .
财经研究, 2013, 39 (02) :103-112
[3]   中国制造业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变迁及其与空间集聚关系研究 [J].
徐维祥 ;
汪彩君 ;
唐根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3) :78-87
[4]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 [J].
吴三忙 ;
李善同 .
财经研究, 2010, 36 (10) :4-14+25
[5]   过度集聚、效率损失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研究 [J].
唐根年 ;
管志伟 ;
秦辉 .
经济学家, 2009, (11) :52-59
[7]   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修岩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109-119
[8]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6, (11) :60-71
[9]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 [J].
郭克莎 .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05) :1-12
[10]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