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29
作者
惠调艳
郭筱
机构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资源-环境;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9.11.02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以西部地区为对象,以2007—2017年为研究区间,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加强,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是大部分省份仍处于轻度不协调或中度不协调阶段;(2)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指数来看,经济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资源子系统相对平稳,稳中略增,而环境子系统在2014年之前呈波动向下态势,2015年和2016年有所好转,但2017年又开始恶化;(3)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显著的空间格局特征,可分为四大梯队,省份差异明显,并且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演变规律。从不协调原因溯源来看,经济滞后型是主导,部分省份表现为资源滞后型或环境滞后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 [J].
姜磊 ;
柏玲 ;
吴玉鸣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5) :788-799
[2]   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 [J].
逯进 ;
常虹 ;
汪运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2) :60-68
[3]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理论及EKC假说的关系——兼论中国地级城市的脱钩划分 [J].
夏勇 ;
钟茂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0) :8-16
[4]   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J].
杜宾 ;
郑光辉 ;
刘玉凤 .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 (06) :78-83
[5]   基于耦合理论的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 [J].
邹伟进 ;
李旭洋 ;
王向东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2) :88-95
[6]   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05) :719-727
[7]  
Social capital and CO 2 emission—output relations: A panel analysis[J] . Mansor H. Ibrahim,Siong Hook Law.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