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白蛋白经鼻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被引:43
作者
赵宇
C.Andrew vanHasselt
吴港生
黄约爱
梁传余
梁秉中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耳鼻咽喉科,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耳鼻咽喉科,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耳鼻咽喉科,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科,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模型,动物; 鼻塞; 鼻灌洗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并对其速发和迟发症状、病理学和免疫学指标进行观察。方法 实验豚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 12只。阴性对照组未予致敏和激发,模型组和地氯雷他定治疗组由卵白蛋白经鼻反复致敏和激发后,对其喷嚏、抓鼻、鼻腔分泌物及鼻塞做动态症状学观察;通过被动皮肤过敏实验,测定血清IgG1和IgE水平;计量鼻腔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及组胺水平;并且观察鼻腔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经抗原激发后,模型组出现典型的喷嚏、抓鼻、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的表现;鼻腔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组胺水平升高、血清IgG1和IgE滴度升高。上述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也比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或<0.01)。模型组的鼻腔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小血管扩张,杯状细胞扩大。此外,模型组还可观察到迟发相鼻塞。结论 此模型能良好地反映变应性鼻炎的各项表现,方法简易,建模时间短,亦能观察迟发性鼻塞,且对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反应明确,是研究变应性鼻炎的良好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辣椒辣素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J].
张范英 ;
韩德民 ;
诸小侬 ;
王鸿 ;
黄美珠 ;
张笑明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 (04) :36-38+64
[2]   鼻超敏反应实验模型的建立 [J].
赵秀杰 ;
董震 ;
杨占泉 ;
赵德荣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3, (01)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