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而不强——一个微观生产组织控制视角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洪联英 [1 ]
刘解龙 [2 ,3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MBA研究中心
[3]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权力; 国际生产组织控制; 境外经贸合作区;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1.10.014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F125.5 [对各国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如何掌握好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是成功推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根本。本文从微观生产组织控制视角,探讨我国创新对外投资的微观传导机理,并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为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的组织安排、网络进入权的机制控制和价值链分解权的能力控制,是推进境外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但我国企业权力层次偏低、国际化经验不足,难以充分利用投资企业的主导地位,策略选择国际生产组织控制机制,是解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而不强"困境这一微观根源的重要途径。这一结果表明,促成企业与政府合力,构建起中国国际生产网络及其组织机制,是破解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困境的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3+136 +1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与企业“走出去”战略 [J].
洪联英 ;
张云 .
国际经贸探索, 2011, 27 (03) :48-54
[2]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障碍研究——以海外收购为例 [J].
张建红 ;
周朝鸿 .
经济研究, 2010, 45 (06) :80-91+119
[3]   决定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败的因素分析 [J].
张建红 ;
卫新江 ;
海柯艾伯斯 .
管理世界, 2010, (03) :97-107
[4]   浙江境外经贸合作区现状分析 [J].
赵建华 .
浙江统计, 2009, (11) :9-11
[5]   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 [J].
王耀中 ;
洪联英 ;
刘建江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125-148
[6]   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基于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与竞争力数据库的分析 [J].
刘迎秋 ;
张亮 ;
魏政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5-14
[7]   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几点设想 [J].
张世国 .
大经贸, 2007, (01) :20-21
[8]   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 [J].
李海舰 ;
聂辉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8) :26-35
[9]  
企业权力机制、层次结构与贸易非均衡发展[D]. 洪联英.湖南大学 2008
[10]  
Organizations and Trade[J] . Pol Antràs,Esteban Rossi-Hansberg.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