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测算

被引:44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机会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论文依据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和基于区域粮食安全所折算的耕地赢余或赤字量,测算出耕地保护区域间的经济补偿标准,以矫正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损失。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测算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为主要的补偿对象,黑龙江省所应补偿的金额最高,可获得543.24×108元/年,而东部地区大多为耕地保护外部效益补偿金的主要支付者,上海市需要支付的补偿金最多,最低也应支付421.79×108元/年。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自给,一些地区维护粮食安全的成本会较高。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循环,遵循耕地保护机会成本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使耕地保护成为实现农业区域专门化,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益的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076 / 208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张效军.南京农业大学.2006, 06
[2]  
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周建春.南京农业大学.2005, 06
[3]  
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王瑞雪.华中农业大学.2005, 03
[4]   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 [J].
连纲 ;
虎陈霞 ;
刘卫东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1908-1913
[5]   耕地多功能保护问题研究 [J].
刘卫东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1) :1-5
[6]   耕地利用的外部性分析与效益补偿 [J].
王雨濛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3) :52-57
[7]   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经济地理, 2005, (02) :145-148
[8]   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J].
黄小虎 ;
边江泽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1) :42-45
[9]   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与安全性研究 [J].
史培军 ;
杨明川 ;
陈世敏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6) :74-80
[10]   粮食非对称核算与机会成本补偿 [J].
胡靖 .
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5)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