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山地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比较

被引:32
作者
于维莲 [1 ]
董丹 [2 ,3 ]
倪健 [2 ]
机构
[1]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森林清查资料; 生物量; 生产力;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10.02.004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1989—1993年中国西南5省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包括重庆、湖南)森林清查资料,估算和分析了1968个样点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重点比较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森林平均总生物量为148.66 t.hm-2,净第一性生产力达到9.64 t.hm-2.a-1;喀斯特森林的生物量(124.33 t.hm-2)小于非喀斯特森林(163.48 t.hm-2),而喀斯特森林的生产力(8.67t.hm-2.a-1)总体上也小于非喀斯特森林(9.56 t.hm-2.a-1),但在不同的省份中存在差异;作为西南山地的主要森林类型,亚热带和热带的针叶林与山地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喀斯特森林的平均生物量(122.95 t.hm-2)和生产力(8.77t.hm-2.a-1)也均低于非喀斯特森林(分别为152.88 t.hm-2和9.92 t.hm-2.a-1);天然林和人工林中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同样表现出喀斯特森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的特征.这种差异说明喀斯特生境严酷,在相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喀斯特土层的浅薄和地下水的渗漏胁迫限制了喀斯特森林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贵州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J].
张百平 ;
聂朝俊 ;
朱军 ;
姚永慧 ;
莫申国 ;
罗扬 ;
岑纲 .
地理研究, 2003, (06) :725-732
[2]   贵州森林的空间格局及组成结构 [J].
姚永慧 ;
张百平 ;
周成虎 ;
罗扬 ;
朱军 ;
岑纲 ;
李宝林 ;
陈晓东 .
地理学报, 2003, (01) :126-132
[3]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生物量研究 [J].
李久林 ;
梁士楚 ;
程士泽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9-14
[4]   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初步研究 [J].
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张从贵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4) :358-367
[5]   贵州中部喀斯特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 [J].
屠玉麟,杨军 .
中国岩溶, 1995, (03) :199-208
[6]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生物量研究 [J].
杨汉奎 ;
程仕泽 .
生态学报, 1991, (04) :307-312
[7]  
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D]. 罗天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996
[8]  
TERRESTRIAL NPP: TOWARD A CONSISTENT DATA SET FORGLOBAL MODEL EVALUATION[J] . J. M. O. Scurlock,W. Cramer,R. J. Olson,W. J. Parton,S. D. Prince.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1999 (3)
[9]  
FOREST BIOMASS OF CHINA: AN ESTIMATE BASED ON THE BIOMASS–VOLUME RELATIONSHIP[J] . Jing-yun Fang,G. Geoff Wang,Guo-hua Liu,Song-ling Xu.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