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平
李凤民
刘淑英
吴银明
王娟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垆土; 无机磷形态; 有效性;
D O I
10.13758/j.cnki.tr.2005.05.012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进行25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对土壤无机P形态、数量和对作物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无机P的组成以Ca10-P占绝对优势,约占无机P总量的57.7%,其次是闭蓄态P(O-P),占17.9%,而Al-P、Fe-P、Ca8-P分别占5.9%、5.7%、10.1%,最少的为Ca2-P,只有2.8%。所有施肥处理中,各形态无机P均以土粪+NP含量最高;Ca2-P、Ca8-P、Al-P以N处理最低,而Fe-P、O-P、Ca10-P以CK处理最低;长期施肥对无机P各组分相对含量也有影响,耗P处理主要是Ca2-P、Ca8-P、Al-P的降低,而施P处理是Ca10-P的降解和Ca2-P的积累。与1990年比较,CK处理均有下降;N处理除O-P、Ca10-P有增加外,其他各组分含量均下降;而NP、秸杆.+NP、土粪、土粪.+NP处理均呈增加趋势。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P和缓效态P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与无效态P关系不大。同时做了各形态无机P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在各级无机P与产量的相关性中,Ca2-P、Ca8-P、Al-P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以Ca8-P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而Fe-P、O-P、Ca10-P也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Effect of Continuous Vegetable Cultivation on Phosphorus Levels of Fluvo-Aquic Soils[J]. WANG Xin-Min and HOU Yan-Lin Department of Soi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Pedosphere. 2004(02)
[2]  
Effect of Organic Ligands on Biological Availability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Soils[J]. FENG Ke, LU Hai-Ming, SHENG Hai-Jun, WANG Xiao-Li and MAO Jian Agricultural Colleg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E-mail: fengke55@yahoo.com.Pedosphere. 2004(01)
[3]   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 [J].
李寿田 ;
周健民 ;
王火焰 ;
陈小琴 ;
杜昌文 .
土壤学报, 2003, (06) :908-914
[4]   山东石灰性潮土、褐土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J].
于淑芳 ;
杨力 ;
蒋庆功 ;
马晓红 ;
孙明 .
土壤通报, 2003, (05) :422-426
[5]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中有机磷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茆泽圣 .
土壤学报, 2003, (04) :593-598
[6]   黄褐土无机磷转化规律研究 [J].
李孝良 ;
于群英 ;
俞华莲 .
土壤, 2003, (02) :171-173
[7]   滨海土壤I-69杨根际无机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研究 [J].
张金龙 ;
田野 ;
丁应祥 .
土壤通报, 2003, (01) :44-47
[8]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J].
梁国庆 ;
林葆 ;
林继雄 ;
荣向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41-248
[9]  
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库的变化 Ⅰ.磷肥产量效应及土壤总磷库、无机磷库的变化[J]. 刘建玲,张福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0(03)
[10]  
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库的变化 Ⅱ.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J]. 刘建玲,张福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