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关系的历史逻辑与当代特征

被引:6
作者
陈凡
李勇
机构
[1]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科学-技术关系; 科学技术模型; 技术知识的本质; 科学的技术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科学-技术关系是一个相当陈旧的话题,也是一个常写常新的主题。在历史上,共有四种典型的科学-技术关系观及其模型;当前,科学-技术关系的探讨出现了新动向。其中,技术哲学家主要集中于讨论技术知识的本质及其在科学认知中的基础作用;而史学界则围绕保罗.福曼的长篇巨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科学和技术异同论 [J].
李醒民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01) :1-9+110
[2]   技术知识:国外技术认识论研究的新进展——荷兰“技术知识:哲学的反思”国际技术哲学会议述评 [J].
陈凡 ;
朱春艳 ;
邢怀滨 ;
马会端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05) :91-94
[3]  
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 东北大学出版社 , 陈昌曙著, 2002
[4]  
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M]. 科学出版社 , (美)D.E.司托克斯(DonaldE.Stokes)著, 1999
[5]  
技术与技术哲学[M]. 知识出版社 , 邹珊刚主编, 1987
[6]  
自然科学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S.F.梅森著, 1977
[7]  
科学史及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 商务印书馆[英]W·C·丹皮尔, 1975
[8]   The represent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relationships in Canadian physics textbooks [J].
Gardner, P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99, 21 (03) :329-347
[9]  
Construing "Technology" as "Applied Science": Public Rhetoric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1880-1945[J] . Isis . 1995 (2)
[10]  
The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of Science:Comments on Baird,Fitzpatrick,Kroes and Pitt .2 Michael Seltzer. Techn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