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作品独创性

被引:12
作者
刘丽娟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独创性; 剽窃; 创造性; 创作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和厘清独创性标准问题在司法过程中产生的混淆和模糊认识,并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模式。第一部分是关于司法实践中独创性标准应用现状的经验研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统计及分析,提出其中可能反映的问题。第二部分对“独立完成”(独创性的内涵之一)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如何认定“非剽窃”(即如何认定剽窃)的问题,还对如何看待作品的“表达”和“内容”发表了看法。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创造性”(或称创作性,独创性的另一内涵)问题,对是否应当包括创造性以及如何认定创造性进行了一些探讨。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改进模式,希望对当前在独创性标准上存在的问题能有所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试论著作权法中作品独创性的界定 [J].
冯晓青 ;
冯晔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5) :35-39+44
[2]   “模糊区”与知识产权的侵权认定 [J].
郑成思 .
中国法学, 1996, (02) :83-90
[3]   论作品的独创性 [J].
金渝林 .
法学研究, 1995, (04) :51-60
[4]   论作品的独创性 [J].
宋深海 .
法学, 1993, (04) :27-28
[5]  
著作权法概论.[M].李明德; 编著.辽海出版社.2005,
[6]  
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吴汉东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M].(美)威廉·M.兰德斯(WilliamM.Landes);(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原著;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著作权法.[M].(德)M.雷炳德(ManfredRehbinder)著;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
[9]  
美国知识产权法.[M].李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3,
[10]  
知识产权论.[M].韦之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