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银行业金融系统的区域差异

被引:50
作者
武巍
刘卫东
刘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地区金融系统; 银行; 管制; 区域差异; 影响要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随着中国国金融服务业不断深入改革以及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逐渐开放,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更为复杂。以银行业为例,区域内服务地域范围不同的银行金融机构的组合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组合就构成了地区金融系统(地区银行系统)。地区金融系统内的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的外来型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的本地型银行金融机构。研究表明:地区金融系统存在着萌芽期、发展期以及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点。地区金融系统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方政策以及地区金融素养等因素影响。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金融系统的区域差异。在各地区金融系统中,外来型银行金融机构表现为: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外资银行集中于重要结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集中趋势明显;对于本地型银行金融机构则具有城市商业银行分布不均;农村信用社填充国有银行撤出地区空白,但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35 / 12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莞市金融服务业分散化空间格局——企业金融服务消费行为视角 [J].
林彰平 ;
闫小培 ;
方远平 .
地理研究, 2007, (01) :168-178
[2]   广州市金融机构微观集聚案例 [J].
林彰平 ;
闫小培 .
经济地理, 2007, (01) :84-88
[3]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J].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6, (05) :721-725+730
[4]   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变动 [J].
林彰平 ;
闫小培 .
地理学报, 2006, (08) :818-828
[5]   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以河南省为例 [J].
李小建 ;
周雄飞 ;
卫春江 ;
孔云峰 .
地理学报, 2006, (04) :414-424
[6]   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武巍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19-27
[7]   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 [J].
金雪军 ;
田霖 .
经济地理, 2004, (06) :721-725
[8]   金融地理与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从专业社群运作来看 [J].
陈品先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4) :1-8
[9]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证券市场投资潜力分析 [J].
田霖 ;
金雪军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1) :102-108
[10]   An economic geography of global finance::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stock-price volatility in German firms and regions [J].
Clark, GL ;
Wójcik, D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3, 93 (04) :90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