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放弃汇率名义锚

被引:3
作者
许明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货币供应量; 汇率;
D O I
10.19616/j.cnki.bmj.2008.15.019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尽管我国宣布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但是,货币供应量近年来却高速增长,造成我国物价水平不断攀升。本文通过对近年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操作考察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并非货币供应量而是汇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均受制于此。汇率名义锚使我国货币政策走入困境,央行面临着物价稳定和经济紧缩的重大取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巨大贸易不平衡下,汇率名义锚具有不可持续性。参照国际成功经验,本文建议我国应逐步放弃汇率名义锚,渐进迈向物价名义锚,实现货币政策独立和经济良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通货膨胀目标制.[M].(美)本·S.伯南克(BenS.Bernanke)[等]著;孙刚;钱泳;王宇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双重名义锚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困境 [J].
余霞民 .
上海金融, 2007, (01) :39-42
[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J].
奚君羊 ;
刘卫江 .
财经研究, 2002, (04) :3-8
[4]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5]   适时适势地调整汇率制度 [J].
许明 ;
林锋 .
中国外汇管理, 1998, (04)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