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31
作者
袁健红
张亮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新能源汽车; 发展路径;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0.08.013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短期以中低端混合动力车作为技术起点,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长期要争取动力电池等独立的技术发展轨道,实现新市场破坏性创新。最后,就解决创新发展障碍提出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创新网络演化与企业技术追赶:中国“山寨机”的启示 [J].
刘宏程 ;
葛沪飞 ;
仝允桓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0) :1584-1590+1598
[2]   破坏性创新:概念、比较与识别 [J].
季丹 ;
郭政 .
经济与管理, 2009, 23 (05) :16-20
[3]   电动汽车:一个以创新驱动的产业 [J].
程广宇 .
创新科技, 2009, (05) :18-21
[4]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 [J].
李金津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1) :6-8
[5]   国外电动汽车产业促进政策研究 [J].
付翔 ;
王宇宁 ;
胡斌祥 .
上海汽车, 2007, (02) :7-10
[6]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自主创新与技术跨越[D]. 王臻.暨南大学 2008
[7]  
破坏性创新、技术跨越与中国产业成长[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苏启林等, 2009
[8]  
远见[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张勇著, 2004
[9]   The role of small firms in the transfer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J].
Kassicieh, SK ;
Kirchhoff, BA ;
Walsh, ST ;
McWhorter, PJ .
TECHNOVATION, 2002, 22 (11) :667-674
[10]  
新能源车主宰未来车市. 陈圣杰. 长江商报汽车周刊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