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被引:266
作者
朱一中
夏军
谈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方法; 研究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本文首先明确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 -生态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机制和过程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学科综合研究 ,促进 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 ,并考虑区域分异与空间配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J].
汤奇成 ;
张捷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3) :226-232
[2]   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J].
惠泱河 ;
蒋晓辉 ;
黄强 ;
薛小杰 .
地理研究, 2001, (02) :191-198
[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惠泱河 ;
蒋晓辉 ;
黄强 ;
薛小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30-34
[4]   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J].
李令跃 ;
甘泓 .
水科学进展, 2000, (03) :307-313
[5]   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J].
李丽娟 ;
郑红星 .
地理学报, 2000, (04) :495-500
[6]   区域发展和水资源利用透明交互决策系统 [J].
王劲峰 ;
陈红焱 ;
王智勇 ;
时培中 ;
武继磊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1) :9-16
[7]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 [J].
崔凤军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1) :58-62
[8]   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研究与展望 [J].
夏军 .
水科学进展, 1997, (04) :71-77
[9]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沈国舫主编, 2001
[10]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M]. 科学出版社 , 刘燕华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