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象的空间句法解读

被引:12
作者
周瑄 [1 ]
鲁政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环境意象; 意象; 五要素; 空间句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将环境主观评价的认知意象方法与空间句法相结合,系统解读了构成环境意象五要素的空间组构途径,重点从空间结构可视性而非意义的角度,对心智层面的意象要素作了可视化的表达和分析。由意象要素到句法符示的转译探索,可为研究建成环境的意象性提供更为整体和精细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可见性的空间及其构形分析.[D].张愚.东南大学.2004, 03
[2]  
城市结构与城市造型设计.[M].(德) 库德斯;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城市意象.[M].(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4]  
环境心理学.[M].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城市意象研究的主题、范式与反思——中国城市意象研究评述 [J].
徐磊青 .
新建筑, 2012, (01) :114-117
[6]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5——认知地图法 [J].
戴菲 ;
章俊华 .
中国园林, 2009, 25 (03) :98-102
[7]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J].
李雪铭 ;
李建宏 .
地理学报, 2006, (08) :809-817
[8]   城市空间意象的句法表达方法探讨 [J].
朱庆 ;
王静文 ;
李渊 .
华中建筑, 2005, (04) :77-81
[9]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之批判 [J].
汪原 .
新建筑, 2003, (03) :70-73
[10]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J].
顾朝林 ;
宋国臣 .
地理学报, 2001, (01) :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