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

被引:66
作者
方黎明
张秀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扶贫; 社会保障;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7.12.00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公共财政体系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研究——促进公共服务横向均等化的制度思考 [J].
顾昕 ;
方黎明 .
财经研究, 2006, (11) :37-46
[2]   突破自愿性的困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参合的激励机制与可持续性发展 [J].
方黎明 ;
顾昕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4) :24-32+79
[3]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J].
李小云 ;
张雪梅 ;
唐丽霞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67-74
[4]   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J].
顾昕 ;
方黎明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