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功能主义解释

被引:218
作者
张翔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机构; 民主集中制; 治理能力; 功能适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对权力"分立"或"混合"的形式主义理解,无法解释和规范我国国家权力的配置。我国宪法对民主集中制规定方式从"一律"到"原则"的改变,为国家权力配置的宪法原则开放了新的解释可能性,邓小平、彭真等"宪法工程师"将权力配置的实质标准确定为"权力行使的正确性"。此种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原则,强调国家效能和治理能力,要求将各种国家任务的相应职权配置给在组织、结构、程序、人员上具有功能优势的机关,而不再僵化地拘泥于权力的"分""合"问题。我国现行宪法隐含此种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原理,其例证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和组织的加强、国家主席的恢复设置和外交权扩展等具体制度变迁。在"功能——机关"的维度,功能主义的权力配置原则可以概括为两项规范教义:第一,以机关结构决定职权归属;第二,因应职权需要调整机关结构。这一规范性原理可以实质性填充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有助于解决有关我国国家机构的众多实践争议,我国国家机构的宪法释义学也可据此基础展开。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30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中国国家机构教义学的展开 [J].
张翔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1) :23-31
[2]   国家监察机构设置的宪法学思考 [J].
王旭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5) :132-143
[3]   论地方政府事权的法理基础与宪法结构 [J].
王建学 .
中国法学, 2017, (04) :124-142
[4]   重新定位执行权 [J].
季卫东 .
中国法律评论, 2017, (03) :48-53
[6]   从“一府两院”制的四元结构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合宪性路径 [J].
林彦 .
法学评论, 2017, 35 (03) :163-166
[7]   风险行政的组织法构造 [J].
王贵松 .
法商研究, 2016, 33 (06) :13-23
[8]   宪法上“国事活动”的涵义与监督 [J].
孙如意 .
政治与法律, 2016, (10) :61-73
[9]   民事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研究 [J].
肖建国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2) :39-49
[10]   论作为“中国模式”的民主集中制政体 [J].
杨光斌 ;
乔哲青 .
政治学研究, 2015, (06)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