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梯度转移、区位选择与动态竞争优势培育

被引:8
作者
陈莎莉
机构
[1] 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梯度转移; 区位选择; 后发区域; 动态竞争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预测,随着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和资源约束增强,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缩小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在进行产业布局区位选择时,会受到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差异、产业区位粘性以及行政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成功实施产业梯度转移战略是有条件的,关键在于要承接适宜产业转移,打破"飞地经济"的局限性,与本地供应链无缝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了增强对外来产业的吸引力,避免出现新的产业结构矛盾以及资源浪费,后发区域应当积极主动地培育其动态竞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 Philippe Martin,Gianmarco I.P. Ottaviano. &nbsp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2)
[2]   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 [J].
魏后凯 ;
白玫 .
发展研究, 2009, (10) :9-18
[3]   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转移模式及动力机制研究 [J].
孙翊 ;
王铮 ;
熊文 ;
姚梓璇 ;
夏崔粹 ;
薛俊波 .
科研管理, 2010, 31 (03) :99-105
[4]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 [J].
李桢 .
经济学动态, 2012, (11) :63-68
[5]   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J].
刘友金 ;
吕政 .
经济学动态, 2012, (11) :21-27
[6]   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竞争的博弈分析 [J].
贺胜兵 ;
康曙光 ;
周华蓉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3, 29 (03) :54-60
[7]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 Dunning J. Journal of Inter 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 1988
[8]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Vernon,R. Quarterly Journal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