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美欧“再工业化”与中国要素集聚模式嬗变

被引:17
作者
王庭东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
关键词
新兴科技革命; 再工业化; 产业链重构; 要素集聚;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3.06.005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低端要素吸引高端要素,以承接发达国家外包、接受FDI为主的要素集聚模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立在新兴科技革命基础上的美欧等发达国家实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一方面对中国传统要素集聚模式构成冲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内包业"的兴起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进行大规模投资与兼并活动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从要素所有权看,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兼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获得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要素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进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重"的新阶段,这既是传统要素集聚模式的升级,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有效应对新兴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挑战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87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投资国视角看ODI逆向技术外溢的影响因素 [J].
仇怡 ;
吴建军 .
财经科学, 2012, (08) :75-83
[2]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 [J].
孙文凯 ;
肖耿 ;
杨秀科 .
世界经济, 2010, 33 (06) :3-24
[4]   要素集聚与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主题 [J].
张幼文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4) :3-8+60+87
[6]  
欧洲推动“再工业化”[N]. 李永群,刘仲华,管克江,丁大伟.人民日报. 2011 (022)
[7]  
"中国制造"潜危机:生产外包回流美国 .2 杨琳桦.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3
[8]  
美国制造业回归:高科技是主力,对中国影响不大 .2 周佳. 第一财经日报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