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系的负功能

被引:4
作者
王雨磊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2]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
关键词
关系; 负功能; 制度化; 道德化; 符号暴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关系研究是颇具中国本土化特色的一个研究领域。学界之前的研究较多地关注关系的正功能。但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关系也会产生负功能,这主要与关系的本质及其社会来源有关。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道德化导致原有的交换关系被置换为道德关系,关系双方的社会交换转换为个人与集体的道德联结,讨价还价和交换本质被掩盖,人情与道义上升为表层话语。关系再生产的正式化和合法化生产出关系结构对关系双方的符号暴力或象征暴力,这种符号暴力导致了交换系统对于个体的社会强制,并最终形成了关系的负功能。在当今中国,限制关系的负功能,超越特殊主义的关系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当务之急。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238 +2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情债与人情味:农村宴席中的关系再生产 [J].
王雨磊 ;
王宁 .
中州学刊, 2012, (04) :107-111
[2]   路桥建设业中包工头工资发放的“逆差序格局” “关系”降低了谁的市场风险 [J].
蔡禾 ;
贾文娟 .
社会, 2009, 29 (05) :1-20+223
[3]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 2006
[4]  
实践感[M]. 译林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