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的西方传统与中国观念

被引:11
作者
何志鹏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法; 西方; 传统; 观念; 中国观念;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8.02.007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当代国际法仍然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实,使得在中国国际法学界存在着是否必要、是否可能建立起国际法中国观念的疑问。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法虽然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烙印,但并不局限于西方文化,其既有的发展轨迹上已经有了非西方文化的印记。在未来变革的进程中,国际法有可能受到积极参与者的立场和观念的影响,呈现出新的格局和趋势。因而,非西方的国际法理论既具有客观上的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倡导并建构国际法的中国观念,在方法上意味着要更充分注重定性研究和规范分析,在路径上要求通过观念的批判和建构,在元理论方面提出国际法认知和运行的新概念、新因素、新论断,从而有利于在具体规则和外交策略上提升中国的形象、维护中国的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   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探析 [J].
李双双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5) :71-81
[4]   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J].
徐蓝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7) :186-204+209
[5]   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J].
贾宇 .
中国法学, 2015, (03) :179-203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思索 [J].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6) :4-22+156
[7]   国际法准则与“保护的责任”——兼论西方对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干预 [J].
王琼 .
西亚非洲, 2014, (02) :95-113
[8]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中的“文明”标准 [J].
刘文明 .
世界历史, 2014, (01) :32-42+159
[9]   张诚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中的活动研究 [J].
李晓标 .
兰台世界, 2013, (27) :84-85
[10]   我国轮胎出口遭遇特保措施的原因及对策 [J].
杨建成 .
经济论坛, 2013, (01)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