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被引:8
作者
朱立博 [1 ]
王世新 [2 ]
陈旭呈 [3 ]
张秀君 [4 ]
马伟杰 [4 ]
斯琴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
[2]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监督管理局
[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策研究室中国开发研究所
[4]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生态补偿; 生态安全;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8.03.019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为了保障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的草原生态保护投入机制。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正在建立和完善当中。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意义重大。提出要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付费,公平、公正等原则。草原生态补偿的范围应包括对地方财政和农牧民生活、生产费用两方面的补偿。补偿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现金补偿,也可以是实物补偿,或者以其他方式补偿。主要从国家财政无偿扶持、补偿基金、受益者生态建设费用、发行国债、捐助、全民义务绿化费、生态税等7个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目的是在支持和鼓励草原牧区更多地承担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责任的同时,维持和发展社会经济,富裕牧民,和谐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 [J].
马国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4) :39-44
[2]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策略 [J].
陈秋菊 ;
陈世清 .
热带林业, 2006, (02) :7-10
[3]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的探讨 [J].
宁哲 ;
钟凤英 ;
李庆 .
中国林业经济, 2006, (03) :9-10+13
[4]   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探讨 [J].
戴均华 ;
张家来 ;
熊晓姣 ;
章建斌 ;
李玲 ;
吴翠 ;
王珠娜 .
湖北林业科技, 2006, (02) :40-44
[5]   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J].
陈佐忠 ;
汪诗平 .
草地学报, 2006, (01) :1-3+8
[6]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 [J].
王作全 ;
王佐龙 ;
张立 ;
苏永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01-107
[7]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J].
王欧 ;
宋洪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6) :22-28+79
[8]   当前草原生态建设的思考 [J].
汪诗平 ;
陈佐忠 ;
宛新荣 ;
郝树广 .
草业科学, 2005, (02) :1-2
[9]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 [J].
费世民 ;
彭镇华 ;
杨冬生 ;
周金星 .
林业科学, 2004, (04) :171-179
[10]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续) [J].
刘璨 ;
吕金芝 .
绿色中国, 2004, (02)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