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的治理新格局:一种类型学途径

被引:6
作者
张昕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再造; 多中心治理; 类型学途径; 法人单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市场经济的胜出以及福利国家的改革,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再造运动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然而,应对全球化的政府再造运动却缺乏一致性和系统性的知识建构。借助于三元正态分布的隐喻,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中心治理的制度框架;在其中,政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呈现出分工与协作的镶嵌性结构,也就是形成不同类型的法人治理结构。针对全国法人单位普查数据的因子分析表明,转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治理新格局可以由两个抽取的因子来解释,一个是市场经济朝向的制度变迁(政府与企业的分离),另一个是市民社会朝向的制度变迁(社群与事业的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罗马法教科书.[M].(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  
公共部门管理.[M].(英)诺曼·弗林(NormanFlynn)著;曾锡环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没有政府的治理.[M].(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治理机制.[M].(美)奥利弗·E.威廉森(OliverE.Williamson)著;王健;方世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改革政府.[M].(美)戴维·奥斯本(DavidOsborne);(美)特德·盖布勒(TedGaebler)著;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8]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J].Gerry Stoker.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8,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