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塌陷: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推测

被引:41
作者
安虎森
殷广卫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中部塌陷; 循环因果; 新经济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比较不同区域近十多年的GDP和人均GDP发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既慢于东部也慢于西部,即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从1997年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如果考虑超越中部6省范围的更广意义上的中部,"塌陷"更明显。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即"东部崛起"是"中部塌陷"的宏观背景,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对"东部崛起"的理论解释,进一步推测循环因果机制是"中部塌陷"的根本原因。"中部塌陷"现象出现的具体时间和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化等事实为上述推测提供了间接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142 +1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 [J].
赵伟 ;
李芬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1) :27-35+95
[2]   中部崛起战略研究需要深化的几个问题 [J].
刘勇 ;
林家彬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6, (04) :64-68
[3]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4]   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 [J].
林理升 ;
王晔倩 .
经济研究, 2006, (03) :115-125
[5]   促进中部崛起的科学基础与国家援助政策 [J].
魏后凯 .
经济经纬, 2006, (01) :89-93
[6]   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 [J].
刘勇 .
地理学报, 2005, (03) :361-370
[7]   关于中部崛起的基础和战略 [J].
杨开忠 .
中国金融, 2005, (05) :16-18
[8]   制造业集中、劳动力流动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 [J].
敖荣军 .
南开经济研究, 2005, (01) :61-66
[9]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J].
范剑勇 ;
王立军 ;
沈林洁 .
管理世界, 2004, (04) :22-29+155
[10]   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 [J].
郭金龙 ;
王宏伟 .
管理世界, 2003, (07) :45-58